Artigo Acesso aberto Revisado por pares

中国已知最大的蜻蜓: 内蒙古侏罗纪的赵氏修复蟌蜓(<italic>Hsiufua chaoi</italic> Zhang et Wang, gen. et sp. nov.)

2013; Science China Press; Volume: 58; Issue: 14 Linguagem: Não Identificado

10.1360/csb2013-58-14-1340

ISSN

2095-9419

Autores

大燃 郑, 博 王, 艳 方, RZEMBOWSKIEdmundA JA, 海春 张,

Tópico(s)

Fossil Insects in Amber

Resumo

赵氏修复蟌蜓 新属新种 最大蜻蜓 中侏罗世 种类繁多的昆虫构成生物界最大的一个类群--昆虫纲, 现已发现 100 多万种.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 唯一具备飞翔能力的类群, 是最早征服天空的生物, 比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出现得更早、 生存的时间也更 长. 有翅昆虫至少在早石炭世末期(3.0~3.2 亿年前)就已出现 [1] , 有可能在更早的早泥盆世(约 4 亿年前) 就已飞翔在天空 [2] , 而最早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--翼龙的最早记录为晚三叠世(Norian 中期, 约 2.1 亿年 前) [3] , 鸟类直到晚侏罗世(约 1.5 亿年前)或更晚才占 领天空 [4,5] , 哺乳动物中的蝙蝠直到早始新世(0.525亿年前)才出现 [6] .357 mm [7] ; 翅展最大的昆虫为中、南美洲的强喙夜蛾 Thysania agrippina (Cramer), 达 360 mm [8] .我国最大 的现生昆虫为生活于中国南部的乌桕大蚕蛾 Attacus atlas (Linnaeus), 翅展可达 240 mm [9] .蜻蜓总目(Odonatopera)包括古蜻蜓目(Geroptera)、 原蜻蜓目(Protodonata)和蜻蜓目(Odonata) [10] .古蜻蜓 目仅生存于晚石炭世早期(Namurian 期), 原蜻蜓目生 存于晚石炭世-二叠纪, 而蜻蜓目从二叠纪起一直生 存到现在 [10] .蜻蜓目包括差翅亚目(Anisoptera; 俗称, 其中产于美国早二叠世的二叠拟巨 脉蜓 Meganeuropsis permiana Carpenter 翅展达 710 mm, 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 [10] , 而产于我国宁夏晚 石炭世的祁连山神州蜓 Shenzhousia qilianshanensis

Referência(s)